外資昨(14)日買超的前十檔中金控股占了六檔,其中包括上月大虧的國泰金(2882);惟法人提醒,次貸風暴並未平息,仍宜避開尚未真實反映次貸損失的金融股。第一金(2892)上月每股稅後純益0.16元,奪下金控獲利王,深獲外資青睞,外資昨天買超3.36萬張,居買超台股第一名。
外資昨天開始大舉加碼金融股,是否意味金融股已脫離次貸風暴,法人仍持保守態度。法人表示,國泰世華銀、中信銀以及兆豐銀等大型銀行,上月持續提列次貸相關損失,顯示次貸風暴至今尚未完全平息,上半年恐還會有其他銀行相繼認列損失,因而加碼金融股時宜慎選個股。
中信金昨天公布,子公司中信銀投資的結構式投資工具(SIV),因上月底淨值較去年12月底滑落,決定繼續增提資產減損440萬美元,約合新台幣1.41億餘元。截至上月底止,總計針對SIV累計資產減損共9.21億餘元。
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陳盈羽/台北報導】
|
2008.02.15 02:48 am
|
|
|
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(MSCI )昨(14)日進行季度調整,台股的權重連續第三次遭調降,在MSCI亞太(除日本外)指數中,被調降了0.08個百分點,中國、印度的權重則持續增加。
在個股中,群創(3481)是此次調整中權重被降最多的個股,為0.02個百分點,台積電(2330)的權重也被降了0.02個百分點,晶電(2448)和中鋼(2002)的權重則小幅上揚了0.02個百分點。以上所有調整將在月底29日收盤後生效。
|
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陳盈羽、謝偉姝/台北報導】
|
2008.02.15 02:48 am
|
|
|
外資昨(14)日擴大買超台股155億元,推升台股昨大漲314點,是2000年來第十大上漲點,成交量也回到千億以上水準。根據證期局最新資料估計,外資已匯入台灣的資金,至少還有千億元可以投入股市。
花旗環球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(Peter Kurtz)指出,新台幣升值趨勢已定,概念股包括資產、金融、內需等都可望受惠,投資人資金也將持續由科技股轉向金融股。
|
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