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通膨壓力減緩及內需產業投資價值浮現等利多支撐下,已經超跌的亞太(不含日本)股市有可能成為全球新興市場中,最早擺脫下跌陰影的市場。

友邦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江常維表示,不論從亞太 (不含日本)市場整體的本益比(P/E),還是部分亞太 (不含日本)個別市場的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(P/B)表現,均透露出亞太 (不含日本)市場已離底部不遠,再下探空間有限。

根據歷史資料顯示,亞太(不含日本)市場本益比10年平均水準約在14倍左右,長期區間下緣約11.5倍。過去10年曾有三次跌破11.5倍的長期區間下緣,第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第二次是2002年Enron假帳事件,第三次則是發生在2003年中,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後。

江常維表示,目前亞太 (不含日本)市場的本益比為12倍,已經十分接近10年歷史低點11.5倍,股價淨值比(P/B)1.7 倍,亦低於10年長期平均的2.05倍,接近10年長期區間下緣1.85倍,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。

再看亞太個別市場的表現。江常維指出,包括香港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台灣以及泰國在內,其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,均創下過去五年新低。至於中國和印度市場,其本益比也都低於10年平均水準的位置。

至於支撐亞太內需市場的兩大類股-金融股和消費品類股,已出現投資價值浮現的訊號。江常維說,目前金融股股價淨值比為1.9倍,明顯低於10年長期平均值2.2倍,且較長期區間下緣1.95倍還低;目前消費品類股的本益比為17.8倍,也已經接近長期區間下緣17.5倍,投資價值浮現。

此外,亞太不含日本市場的現金股息率也首度超越銀行間拆款利率。江常維表示,除低本益比的優勢外,亞太國家近年來負債比率下降,股東權益報酬率持續上升,加上亞洲國家的現金股息也上升至4%,顯示亞洲股票較債券更具吸引力。

江常維表示,由於市場波動仍大,因此在佈局亞洲市場時,建議投資人可選擇高股息及獲利成長潛力較高的市場。根據歷史經驗顯示,通常在股市表現不佳或震盪期間,相較之下,高股息公司較能為投資人提供更多的保護。也就是說,當景氣疲弱時,高股息基金的股息收益可以彌補股價損失;景氣轉強,則資本利得(價差)與股息收益可望兼收。(李佳濟)

【2008/09/19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