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|
||
實驗室內失敗的產品,反而更能促成嶄新的發明成果?由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所率領的研究團隊,開發而出的類太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(OLED)照明,正是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最佳案例。 周卓煇表示,類太陽光OLED照明光源的發現,即是從實驗室中的失敗過程,轉化而來的新成果。 周卓煇鑽研OLED顯示器技術領域超過十年,一年多前,在研究新材料的過程中,發現一項被評為「不好」的材料。因為,當電壓改變時,其發光顏色就隨之改變,然而光的顏色若不安定,對顯示器而言就等於不良品。 喜歡逆向思考的周卓煇開始想,若能以新的材料配方與不同結構,讓發光顏色的變化有再現性,豈不是一項既省材料、省電的OLED照明新發現?於是,花了近一年的時間,研發出這項類太陽光色的OLED照明光源,不但在國際期刊上發表,目前並申請五國專利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