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| ||
台灣區鋼鐵公會總幹事吳聖峰昨(19)日指出,台灣鋼筋市場存在的是價格及交貨期的問題,而非缺貨,政府應正本清源,了解問題所在,維護市場機制,不宜貿然限制鋼筋等產品出口。 吳聖峰指出,出口限制有違自由貿易精神,世界各國對管制貨品出口問題,一向採保守政策。此議題在世界貿易組織(WTO)杜哈回合談判中,曾多有討論,在非農業市場(NAMA)談判中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議題中,歐美各國對部分國家的「出口限制」或「出口禁止」也大加撻伐。 台灣身為WTO會員國,吳聖峰指出,應考慮限制鋼品出口可能引發的國際貿易糾紛,以免台灣為部分營建、營造業不肯以合理價格採購鋼筋,而付出代價。 吳聖峰指出,目前俄羅斯出口到台灣的小鋼胚價格每公噸750美元,如果以新台幣33元兌1美元匯率的到廠價格計算,折合新台幣2萬4,750元,加上製作成本約1,500元,鋼筋成本價每公噸約2萬6,250元,對照目前鋼筋出廠價每公噸約2萬6,500元,並沒有不合理的情形。 鋼鐵業者對營建、營造業不斷以鋼筋缺貨誤導政府官員及社會大眾表示不滿,指台灣鋼筋年生產量600餘萬公噸,略高於市場需求,只要營建、營造廠商能按時價而不以指定價格購買鋼筋,並以短約取代長期合約的方式採購,應該都能買到所需要的數量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