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油價正式衝破100美元大關,但實際的意義和兩周甚至半年前依舊相同:高油價揮之不去,央行無法對通膨坐視不理。

說的白一點,就是不要太期待各國央行都敢像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)那樣積極降息刺激經濟成長,特別是極度仰賴進口石油的「新興亞洲」區。

「地緣政治」繼續默默扮演攪動油價的角色。晶片廠可以蓋在新竹或新加坡,原油卻不是隨處可挖。伊拉克是個老問題,產油量也一樣回不來,奈及利亞騷亂更同樣催動原油交易員的神經。全球經濟成長也許將回檔,已經撐大的「中國需求」很難大幅回落。

亞洲國家可以拚命用政策補貼或凍漲的方式,不讓加油表的漲勢與國際原油看齊,但不可能把國際航運用油同樣壓下去。

油價持續上漲讓央行不能自欺欺人,只看所謂的「核心通膨」觀察物價。核心通膨的理論是食物與能源價格會「上下」大幅波動,因此應剔除在觀測物價的基準之外。問題是當小麥一年漲104%,原油一年漲57%,能源與糧價長期趨勢都只上不下,所謂的「核心」物價已經失真。

但這不表示經濟海嘯正在眼前。當我們完全意識到高油價揮之不去時,表示高油價已在現實生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。至今為止,全球經濟體系仍能調節、適應高油價;通膨前景令人不安,但遠還不是可怕的超級通膨。百元油價是個聳動標題,但幸好,也還只是個讓央行總裁睡不好的標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en83144 的頭像
    helen83144

    未上市/理財致富網0938274983

    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