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
金管會昨(20)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,去年本國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(OBU)獲利來源比重高達57.7%,海外分行也有27.5%,不僅創下歷年新高,更首度超越國內總分行的獲利。本國銀行每賺100元中,就有85元來自境外。 這反映兩岸三地台商業務的獲利對本國銀行日趨重要,也適時彌補卡債及次貸風暴造成的損失。 金管會主委胡勝正昨天是在花旗銀行與台大主辦的「財務金融實務研討」課程開課典禮上,就台灣金融業整併發表專題演講。他指出,OBU因承作兩岸台商業務,已成為銀行重要的獲利來源,去年OBU稅前盈餘更占全行稅前盈餘的57.7%。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,去年全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387億元中,OBU就占了223億元,海外分行也有106億元,OBU與海外分行的獲利比重合計就高達85%。金管會官員表示,最近幾年,OBU與海外分行獲利比重已有上升趨勢,去年更是快速成長。 在最會賺錢的OBU部分,以兆豐銀、中信銀、上海商銀、第一銀行、合作金庫及台北富邦銀行等銀行,表現最佳,去年全年的OBU獲利都在15億元以上。其中,中信銀最多,達60億元;其次是兆豐銀,也有46億元。 金管會高層表示,OBU與海外分行獲利比重大增,除了因為承作的兩岸三地台商業務量大增外,另一個因素是,因國內總分行受外在環境影響,須承受卡債、次貸等損失,獲利相對不佳。 金管會高層說,正常情況下,全體本國銀行一年的獲利應該逾1,000億元,但因上述國內外因素影響,去年獲利減少,分母變小的結果,也使得OBU及海外分行獲利比重大增。 胡勝正說,去年前三季金融產業的成長率有7.8%,比台灣整體經濟成長率5.4%還高,雖然有卡債、次貸問題,但去年本國銀行仍可賺錢,主要是來自OBU及海外分行的貢獻,不可忽視。胡勝正指出,為提高台灣金融產業競爭力,將持續強化OBU功能,並研議放寬OBU授信限額規定,使海外台商以OBU為資金調度中心。 |
- Feb 21 Thu 2008 11:13
國銀獲利 八成五來自海外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