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
高畫質電視(HDTV)炒得火熱,台、中與公視再加上不少偶像劇都相繼投入製播,不過比率仍是遠低於日本、韓國,同時產業鏈中間出現斷層,業者多半將HD降格為標準畫質(SD)播出,即使消費者家中購買的是HDTV ,還是看不到HD的節目。 前公視總經理、現為中華電首席顧問胡元輝說,日、韓等國在HD 內容的節目跑得比台灣快,概算日本約有一半的節目都是HD內容,韓國也有四成以上,台灣大約只有二成左右的比率,即便是有業者開始用HD來錄製、剪接節目,國內沒有播送的平台,消費者就算是有HDT-V,還是看不到「燈光美、氣氛佳」的節目。 台灣數位電視協會秘書長謝光正表示,美國、日本、韓國及大陸等積極發展HDTV,尤其2008年北京奧運,更以高畫質HD來放送,台灣發展腳步明顯落後很多。 謝光正指出,民眾要真正能看到HDT-V,從上游內容、播放平台、機上盒至電視機,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是HD,否則現在國內電視機硬體業者強調液晶HDTV高畫質,但內容軟體、播放平台不是HD規格,空有電視機,一切仍是標準畫質(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,SDTV)節目。 其實,最早想搶食HDTV大餅的是無線電視台,台、中、華、民、公視五家業者由於受到有線電視業者的擠壓,只能拿到二成五左右的收視率,因此積極想要藉由推廣HDTV來開創新藍海,雖然HD 節目的成本比一般節目貴上1.5倍,但是台視、中視等都已開始製作HD的節目,不惜先付出昂貴的成本,看中HD未來發展潛力,但是行政院遲未釋出第二階段無線電視數位頻道,使得業者還在空等待。例如中視當紅的星光大道,就是以HD方式錄製,還有不少偶像劇也是藉此塑造唯美的氣氛,HD節目約占無線電視台十分之一的產量。 中視指出,HD的設備、內容與現今的SD相比,大約要貴1.5倍,業者不惜投入高成本,主要是看中未來HDTV的市場,以HD自製的節目,可輸出海外,在國內則是增加市場區隔,HD的畫質、聲光效果若以看棒球賽來比喻,在HD中是快速球,在類比的世界裡就只能看到慢速球,「看過HD節目後,就很難回頭了」。 |
- Feb 18 Mon 2008 14:44
平台飢荒 HD節目降格播出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