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39號公報今年上路,不僅因員工分紅費用化衝擊上市櫃公司獲 利,未來新上市櫃(IPO)公司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,由於隱 藏獲利減損風險,可能導致投資人誤判蜜月行情,承銷商必須強 制揭露相關訊息。

證交所修訂相關規定,強制承銷商揭露新股上市櫃後,發行員工 認股權憑證所影響認列費用及每股獲利的擬制資訊(預估的訊息 );投資人今年追逐IPO「蜜月行情」,一定要記得看一看這 部分的獲利影響,特別評估風險。

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9號今年1月起實施,新規定的員工分紅 費用化衝擊上市櫃獲利,包括正崴、華亞科、聯陽等高達百家以 上的上市櫃公司都趕在去年「搶發」憑證,以規避39號公報帶 來的獲利減損衝擊,但今年第一季的季報最遲4月底前出爐,員 工分紅費用還是會牽動個股的財報修正行情。

39號公報實施,證交所及櫃買中心不但加強查核去年搶發員工 認股權憑證「異常」的上市櫃公司;今年也特別針對IPO新上 市櫃公司發行憑證,強制承銷商評估、揭露獲利減損風險的擬制 資訊,顯示39號公報對上市櫃尤其是電子業的獲利確有極大衝 擊。

不僅員工分紅影響企業獲利,由於員工認股權憑證由「內含價值 法」及「公平價值法」改採「公平價值法」單一評價,新申請上 市櫃的企業若已經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,也可能隱含獲利減損風 險。

證交所指出,申請上市櫃公司及承銷商應依新規定,揭露分別以 承銷價格及於興櫃市場掛牌的最近一個月平均股價為公平價值, 並設算今年起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,但股份尚未轉換前,採內含 價值法所估計認列的費用,及估計認列費用對最近期財務報表稅 後純益、每股稅後純益的擬制資訊。

證交所表示,這項強制揭露的新規定,主要是考量今年39號公 報員工分紅費用化實施,採公平價

值法評價,申請公司上市後可 能因履約價格與市價有重大差異,產生鉅額費用、影響每股獲利 ,必須讓投資人在公開說明書中,能充分了解新股上市後發行憑 證可能影響的獲利減損風險資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en83144 的頭像
    helen83144

    未上市/理財致富網0938274983

    helen831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