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接2008年奧運,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機場航廈,而且光是第3號航廈的面積,就超過倫敦的希斯洛機場(Heathrow Airport) 5個航廈的總和,而倫敦將是下屆2012年奧運主辦地,該市5座國際機場中最大的正是希斯洛機場,因此機場擴建問題備受關注。
為了迎接奧運,大陸政府請來了歐美和澳洲等國設計師來設計各項奧運相關建設,以美化及提升國際形象,而在奧運期間的飛航運輸方面,以中國圖騰飛龍為靈感的北京機場3號航廈新近啟用,由國際知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所設計的航廈,各樓層總面積高達130萬平方公尺,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大廈。
據彭博資訊(Bloomberg)報導,北京機場的3號航廈耗資38億美元(約人民幣270億元)才興建完工,這金額足足是北京奧委會翻新和建設奧運競賽會場的2倍。為了舉辦本屆奧運,北京已經投資了超過670億美元在各項基礎建設,其中包括了3號航廈和運動會館、道路及地鐵等設施。
第3航廈36萬平方公尺的金色屋頂,特別選用了皇室的色彩,是為了象徵擁有600年歷史的紫禁城。而航廈內部則採用天窗,利用天然光線作為照明並讓室內更加溫暖。
據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,航廈總長2.95公里,將使得可容納飛機的數量增加1倍,而到了2015年,乘客吞吐量將可望達到7,600萬人次。而北京首都機場指出,將有26家航空公司陸續進駐,而包括四川航空、澳洲航空等6家航空公司以率先使用航廈作為運輸樞紐,而其餘航空公司則自3月下旬陸續開始啟用。
據Core Pacific-Yamaichi International分析師Roslyn Ji表示,過去北京機場往往給人過度擁擠和班機延誤等印象,新航廈的啟用將有助於改變人們的觀感,此外,北京機場也的確需要擴充其原有空間。
除了新建第3航廈外,北京機場也開啟了第3個跑道,於2007年10月啟用。在新增第3航廈與跑道後,可望使北京機場每年飛機起降次數增為3倍,達到60萬次之譜。此外,新航廈也採用自動人員運輸帶,軌道總長4公里,每小時可運輸乘客8,200人次。
據設計第3航廈的英國知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指出,航廈的總面積等於倫敦的希斯洛機場所有航廈面積總和再加上17%。他也進一步指出,希斯洛機場發展到今日的規模整整花了50年的時間,而北京機場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只花了不到5年,呼應了大陸經濟成長的迅速。
相較之下,北京機場無論在規模和擴建速度上似乎都比倫敦略勝一籌,而倫敦卻正是下屆2012年奧運的主辦地。
進一步探究後則會發現,北京機場和倫敦的希斯洛等機場建設,立足點其實並不相同。北京奧運擁有1個主要機場供奧運航空運輸使用,而倫敦卻分散成5座國際機場來乘載,包括希斯洛、Gatwick、Stansted、Luton和London City等機場,而且倫敦各家機場往往都由民營企業擁有,因此倫敦奧委會只能透過一般商業模式來磋商相關事宜,必須付錢要求機場提供服務,無法一聲令下要求倫敦各機場配合擴充設施。此外,北京奧委會屬於政府官方組織,而倫敦奧委會則偏向民間性質,後者在運作上更為複雜。
值得一提的是,設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第3航廈的建築師Norman Foster,先前同樣也獲委任設計希斯洛新建第5航廈,耗資43億英磅的新航廈於3月下旬啟用。
不過,即使有Foster的加持,恐怕也難以拉抬希斯洛機場的名聲,因為希斯洛機場在權威評比機構Skytrax的年度機場排名裡,從2006年第45名大幅滑落到2007年的第103名,旅客抱怨連連更讓機場惡名遠播,近日更迫使該機場營運商BAA公司執行長Stephen Nielson請辭下台。
不過,這也使得距離倫敦奧運村較近、但規模稍小的倫敦市機場(London City Airport)開始備受青睞。倫敦市機場出境大廳距離奧運村僅3哩,倫敦奧委會計劃將該機場進一步擴建,使其在2010年的乘客吞吐量可以達到390萬人次,而2030年更可以增長為800萬人次。
在目前,希斯洛機場仍堪稱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,每年運輸乘客6,800萬人次,不但人潮擁擠,安全檢查也常常延誤了旅客寶貴的時間。但由瑞士信貸集團(Credit Swisse Group)、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和奇異公司(General Electric)共同擁有的倫敦市機場就不一樣了,以效率高著稱的該機場策略與連絡主任Charles Buchanan表示,將致力於擴充機場,但同時也能保有其高效率運作,並將專為商務人士打造各種設施,以吸引其光顧。
不過,成長的步伐似乎已開始影響到市機場原有的高效率。例如,2004年時,共有52,762次班機起降,其中有82%都能準時起降。但到了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間,共有76,079次班機起降,起降次數增多,也導致其中只有65%沒有誤點。但機場高層認為,增建新跑道將有助於減少誤點的情形發生。
此外,對於市機場擴建,英國民間也傳出異議的聲音。班機起降次數增多,製造的噪音自然也會大增。雖然機場方面解釋說,並不計劃推出夜間飛航,也將持續為附近地區住家隔離噪音,但仍引發當地居民及一些團體的反彈。
例如,稱為Fight the Fights的團體近日便曾在1處社區集會場所召開會議,呼籲機場當局打消擴建計畫。但諷刺的是,在飛機起降之際,該團體成員必須拉高嗓門大聲說話,發言才不至於被噪音蓋住。
市機場附近居民更是認為,機場於1987年啟用時,營運商曾保證每年將限制飛機起降次數至36,500次以下,但隨著近日擴建腳步加快,不但班機起降次數大增,許多飛機也都是大型噴射客機,噪音更大,即使機場在週末會關閉一段時間,仍不足以彌補平日發出的噪音。
在北京機場打造出全球最大航廈之際,下屆2012年倫敦奧運的機場問題卻仍吵得沸沸揚揚,如何整合分散5處的各大機場並加以擴建,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圖說:迎接奧運,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新建全球最大單體航廈。圖為新建的第3航廈行李運送情景。彭博
圖說:倫敦將舉辦2012年奧運,而距離奧運村最近的機場則是倫敦市機場。彭博